轩易达建筑专业博客

Hi, 请登录

这8类建筑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内附要点及解读

视频教程链接:

BDE101减震结构设计实战班第一期

BDE102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实战班一期

前言:依据《抗震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第十六条 建筑工程根据使用功能以及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分为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和适度设防类。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当按照不低于重点设防类的要求采取抗震设防措施。

对于以上8类建筑要求:1 按照重点设防类采取抗震设防措施;2 保证发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3 应采取隔震减震等技术。

对于第1、3个要求,大家很容易理解,但对于第2个要求,各地执行理解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于采用减震结构(因为隔震可以参考《隔标》进行设计;但对于采用减震设计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可以参考,当然笔者以前也谈过有些地方标准给出了相关要求,如上海就不错。

经过近几年实践应用中出现的一些疑问,编制组编制了《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2022.3月已经送审,此导则基本明确了隔震减震的相关设计要求。

图片

一   首先根据这8类重点设防类建筑的重要性,将其进一步细分为两类(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区分)

【解读】I类建筑的使用功能,地震时建筑损坏将产生严重次生灾害或严重影响震后救灾,因此I类建筑的性能目标高于II类建筑。 其中,医院主要建筑包括医技楼、急诊中心、门诊楼等严重影响震后医疗功能的建筑;医院附属用房包括病房楼、食堂等建筑;学校建筑包括教学楼、食堂、宿舍及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建筑。

 二    I类 II类建筑性能目标(是有所区分的)

【解读】 I类与II类建筑性能目标稍有区别。如对于结构构件,设防地震下:I 类建筑性能目标是 “完好或基本完好”,II 类建筑性能目标是 “基本完好或轻微损坏” ;罕遇地震下:I 类建筑性能目标是“简单修理可继续使用,II 类建筑性能目标是 “适度修理可继续使用” 。

三:设防地震构件承载力计算

   1  关键构件承载力设计问题

【解读理解】本条要求“关键构件”承载力按中震弹性设计“关键构件”:是指构件失效可能引起结构的连续破坏或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可由结构工程师根据工程情况分析确定。比如:关键构件为隔震层支墩、支柱及相连构件,底部加强部位的重要竖向构件、水平转换构件及与其相连竖向支承构件等。

2   普通竖向混凝土构件及重要水平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问题

【解读理解】 普通竖向混凝土构件及重要水平构件:受剪“中震弹性”设计,抗弯“中震不屈”设计。注意这里的中震不屈:材料取标准值,地震作用考虑相关调整系数1)普通竖向构件是指关键构件之外的竖向构件;2)重要水平构件是指关键构件之外不宜提早屈服的水平构件比如:承受较大集中荷载的框架梁、抗震强连梁(加强部位)、承受竖向地震的悬臂梁、以及消能减震结构中消能子结构的框架梁等。

3  普通水平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设计问题

【解读理解】 对于普通水平混凝土构件抗剪、抗弯均可按中震不屈控制 注意:1 这里中震不屈 材料采用标准值,且对于梁支座还可提高25%(超强系数);2 不考虑各种调整系数(不考虑抗震等级);3 普通水平构件:一般框架梁、抗震强连梁等。

4  设防地震基础设计问题

【解读理解】对于基础设防地震抗剪弹性设计,抗弯按中震不屈设计  注意:这里中震不屈,是考虑抗震等级调整的。

四   设防地震层间位移角规定

【阅读理解】II类建筑层间位移角比《隔标》有所放松,如框架结构 《隔标》1/400,本导致1/300, 钢结构《隔标》1/250 , 本导则1/200……..

五  楼面水平加速度控制

【阅读理解】 地震时正常使用建筑的最大楼面水平加速度限值为客观值,基于国内多次地震的地震烈度划分标准,0.1g:地震烈度VII度标准,人皆惊惶从室内逃出,驾驶汽车的人也有感觉,轻家具移动,书物用具掉落;0.2g:地震烈度VⅢ度标准,人感到走路困难,家具移动,部分翻倒。进一步结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对医疗建筑及设备的试验结果,楼面加速度为0.20g基本能保证建筑内设备和药品柜,以及内部药品的安全,因此规定I类建筑设防地震时最大楼面水平加速度限值为0.20g。根据抗震性能良好的常用附属机电设备抗震能力,规定II类建筑设防地震时最大楼面水平加速度限值为0.35g。

六  结构抗震措施

1 对于隔震建筑

【注意】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并没有给出“设防地震”相关抗震措施的相关规定

 2 对于减震结构规定

【注意】 本次给出消能减震可以适当降低抗震构造措施,即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小于本导则规定的50%时,可以降1度。 如:II类建筑导则是1/100,如果实际是1/200。

免责声明!!
信息来源
    本网站的信息和内容来自于各种公开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上的论坛、博客、新闻网站、学术文献等。我们并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内容免责
    我们不对任何信息的内容负责。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对由于使用本网站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如果用户发现任何内容存在问题或侵犯了其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链接免责
    本网站可能包含一些外部链接,这些链接仅用于提供便利和信息。我们不对这些链接的内容或可靠性负责,也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免责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均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摘录、传播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这些内容。如果用户需要使用本网站的内容,请联系我们以获得授权。

法律适用
    本免责声明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如果本声明与任何其他协议或法律文件有冲突,应以本声明为准。如果本声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一致,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请注意,以上免责声明仅供参考,并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在使用本网站时,请仔细阅读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