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易达建筑专业博客

Hi, 请登录

阻尼比取值总结

阻尼比是我们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其取值繁多,散落在较多规范中,日常使用不是非常方便,本期就结构设计中常用的阻尼比做了个整理,以方便大家查阅使用。
《高规》
3.7.6
1、房屋高度不小于150m的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计算时结构阻尼比宜取0.01~0.02。
3.11.3(条文说明)
为方便设计,允许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计算竖向构件及关键部位构件的组合内力,),计算中可适当考虑结构阻尼比的增加(增加值一般不大于0.02)以及剪力墙连梁刚度的折减(刚度折减系数一般不小于0.3)。
4.3.8

1、除有专门规定外,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 11.3.5 混合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阻尼比可取为0.04。风荷载作用下楼层位移验算和构件设计时,阻尼比可取为0.02~0.04。 《抗规》 5.1.5 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 8.2.2(钢结构) 1、多遇地震下的计算,高度不大于50m时可取0.04;高度大于50m且小于200m时,可取0.03;高度不小于200m时,宜取0.02。 2、当偏心支撑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阻尼比可比本条1款相应增加0.005。 3 、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阻尼比可取0.05。 G.1.4(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  1 、结构的阻尼比不应大于0.045,也可按混凝土框架部分和钢支撑部分在结构总变形能所占的比例折算为等效阻尼比。 G.2.4(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1、结构的阻尼比不应大于0.045,也可按钢筋混凝土筒体部分和钢框架部分在结构总变形能所占的比例折算为等效阻尼比。 C.0.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阻尼比可采用0.03,并可按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部分在整个结构总变形能所占的比例折算为等效阻尼比。 12.2.4(隔震层) 2、 隔震层的水平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2.3.3 1、消能减震结构的总阻尼比应为结构阻尼比和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的总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总阻尼比应分别计算。

《高钢规》
3.5.5
房屋高度不小于150m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计算时钢结构阻尼比宜取0.01~0.015。
5.4.6
1、多遇地震下的计算:高度不大于50m可取0.04;高度大于50m且小于200m可取0.03;高度不小于200m时宜取0.02;
2、当偏心支撑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地震总倾覆力矩的50%时,多遇地震下的阻尼比可比本条1款相应增加0.005;
3、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阻尼比可取0.05。
《混规》
11.8.3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阻尼比宜取0.03;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当仅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时,阻尼比应取0.05;
以下图片点击可看大图


免责声明!!
信息来源
    本网站的信息和内容来自于各种公开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上的论坛、博客、新闻网站、学术文献等。我们并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内容免责
    我们不对任何信息的内容负责。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对由于使用本网站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如果用户发现任何内容存在问题或侵犯了其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链接免责
    本网站可能包含一些外部链接,这些链接仅用于提供便利和信息。我们不对这些链接的内容或可靠性负责,也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免责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均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摘录、传播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这些内容。如果用户需要使用本网站的内容,请联系我们以获得授权。

法律适用
    本免责声明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如果本声明与任何其他协议或法律文件有冲突,应以本声明为准。如果本声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一致,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请注意,以上免责声明仅供参考,并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在使用本网站时,请仔细阅读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