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易达建筑专业博客

Hi, 请登录

抓住机遇,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

我国建筑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产业规模不断创新高;技术进步和创新有成效;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建筑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同时,我们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二是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规范;三是企业技术开发资金投入普遍偏少,特别是中小企业基本没有投入;四是建筑业企业技术工人严重匮乏;五是我们与国外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处于劣势地位。

总的看,这种状况不能适应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需要,不能适应确保质量安全的需要。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至于如何深化改革,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还需要大家共同进行探索和研究。当前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第一,这种转变首先应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为先导,或者说为动力。通过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运作方式以及企业组织结构、服务内容发生全面的变化或者显著进步。第二,就是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企业或行业,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节能减排。但无论怎样转变,必须从每一个工程项目上做起,必须加强和提升项目管理。

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项目管理,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奠定良好基础。当前应抓好四件事:

一是要继续推进和深化工程项目管理,实现“四个提升”。即实现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项目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二是要至始至终坚定不移地抓好施工现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建高品质工程。今年以来,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根据统计,截至到8月底,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349起、死亡434人,同比分别上升7%和11%;其中,较大事故16起、死亡66人,同比分别上升14%和29%,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

三是继续抓好从业人员素质,特别是一线工人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建设,这是企业推进技术进步、保证质量安全的基础,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民工业余学校既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农民工技能的有效渠道。

四是继续推动工程总承包的发展,这是长期战略性的任务。大家知道,工程总承包是国际上通用的工程承包模式,也是一种高端的建设方式。对大型项目应该鼓励实施这种建设方式,有利于承包商统筹协调安排,有效地对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进行综合控制,有利于技术创新,有利于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质量。

客观地讲,我国开始推行工程总承包,并作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但进展一直比较慢,有些部门对此还不能完全理解,甚至限制和制约,与整个行业的期望、与国际通行做法有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首先从体制机制上讲,主要是投资主体与建设管理分离,造成投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要求。第二是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和强大经济技术实力的大企业比较少。特别是在资金运作和融资能力等方面,与国际工程总承包商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第三是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活的专业公司少,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和经营能力趋同的中型企业很多。第四是规范业主行为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对承包商垫资施工缺乏法律保障,导致承包商缺乏融资条件并承担很大的资金风险。

值得欣喜的是,近几年来,许多有发展战略眼光的企业,在工程总承包市场不够规范的情况下,通过实施EPC、BOT等建设模式,较好的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承包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下一步,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阻碍工程总承包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在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示范推广等方面,研究对策。二是引导总承包企业,要按照合同约定向业主全面负责,切实体现出总承包企业应有的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实施工程总承包的能力。三是施工企业要大胆创新,积极开展对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要把国家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与推行对工程总承包结合起来,在保证投资效益的同时,实现企业走向高端市场的发展目标。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灵魂,作在一线,肩上的责任大、担子重。要履行好项目经理的职责,学习很重要。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国际杰出项目经理都应该成为学习的楷模。同时,要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注重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国内的项目管理实践中,要研究解决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多项目和跨专业管理目标,要研究解决绿色建造过程的最优化等诸多方面的难题;在国际市场开拓中,要研究解决中西文化的融合、规则的掌握、风险的防控、资源的配置、管理的创新等等,这些都需要大家去攻坚克难。总之,通过努力学习、认真思考,能够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为社会奉献更多更好的建筑精品。同时,也为行业留下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免责声明!!
信息来源
    本网站的信息和内容来自于各种公开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上的论坛、博客、新闻网站、学术文献等。我们并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内容免责
    我们不对任何信息的内容负责。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对由于使用本网站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如果用户发现任何内容存在问题或侵犯了其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链接免责
    本网站可能包含一些外部链接,这些链接仅用于提供便利和信息。我们不对这些链接的内容或可靠性负责,也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免责
    本网站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均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摘录、传播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这些内容。如果用户需要使用本网站的内容,请联系我们以获得授权。

法律适用
    本免责声明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如果本声明与任何其他协议或法律文件有冲突,应以本声明为准。如果本声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一致,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请注意,以上免责声明仅供参考,并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在使用本网站时,请仔细阅读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